返回教授列表
[HUMA2680]Introduction to Western Architecture
KWONG Anna Yee Ngan课程时间:2015年Spring季
授课教授:Anna Kwong
我觉得教授
这门课的Grade
我觉得这门课
很好的一门课,可是考试不能更虐。从希腊建筑开始到现代建筑的主要流派,其实是一门很激动人心的课,因为会学到几乎所有声名不朽的建筑,和现代不同流派的大师。
考试真的很虐,就是考背notes。基本所有建筑学术语单词都从来没有见过,还要背下来所有建筑的名称、对应的建筑师、风格、自身特点,我才不会告诉你几乎所有建筑的名字都是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每堂notes里十几个建筑,每个名字都是一整行真的不是闹着玩的。除此之外notes的容量非常大,有很多细节的知识点,导致每个quiz基本都要复习很久(吐槽一下,个人觉得作为一门archi课,2680最不科学的一点就是,它考试是不带图的!!!就是让你默写建筑和结构的单词……画一个结构图都比考Pantheon=portico+rotunda+dome+oculus+coffer更有意义吧……)
虽然这门课已经基本没有内地生上了,但还是来写一写,给对建筑学真的很感兴趣的童鞋一些参考吧!英文水平高的话,2680作为科大唯一的architecture课,还是很值得一试的
补充:之后exchange还上了一门intro to western art history,发现……其实这一类课就是这样的风格,所有的画、雕塑、建筑的名字/时间/流派/建造者名字,都要背的一清二楚,可是这些名字又完全没有规律lol
art history大概就是考验人类记忆力极限的存在吧【微笑】
[HUMA2300]喜欢诗歌的同学强推
KWONG Anna Yee Ngan课程时间:2015年夏季
授课教授:黄伟豪 WONG Wai-ho
这门课的Grade:看个人吧= =我也说不准,反正我的grade还行
教授萌萌哒萌萌哒萌萌哒!!这个教授其实是part-time的,所以能在summer遇上他真的挺幸运的。他是在南京大学读的博士,然后现在主要是在浸会教书。和之前几篇评论不一样,这个教授讲课真的挺有意思的,他发的notes很详细,而且讲课常常会涉及古代的一些典故(其实就是讲故事啦~可能是因为我比较感兴趣所以觉得有趣?教授人超好超好超好!!!
有一个midterm。但是考试之前在学生们的要求下他画了重点QAQ而且真的就只考画的重点QAQ让我们背了五首古诗,说要抽考,然后mid-term里让我们全都默写了QAQ(我觉得这么简单粗暴真的挺好的= =总之,midterm拿将近满分还是挺容易的,只要之前好好画重点好好查资料。
有一个小组的导修报告。因为有的组在前有的组在后,所以教授说前面的,准备时间比较不充分的小组给分会宽松一些,还是挺公平的。所以大家如果选这个课(当然前提是教授是这一个!),还是早点做报告吧,就我看来,后面做报告的小组质量也没有比前面的好多少QAQ队友也很重要,我的两个队友都挺靠谱的(感谢么么哒~所以我们整个报告做下来很顺利!
在接近期末的时候,教授突然连着好几堂课做突击小测= =测的内容其实上一堂课都会说,比如说背个什么诗歌,或者说标一下诗歌的平仄啊,真的都不难的。他说这些小测错了也没关系,只是用来记出席的QAQ而且他上课前会大概说一下几点测,我就会去通知一下没来的小伙伴= =但是如果一上课就小测那我也没办法了。
最后有一个学期论文。只要两千字就可以,超级宽容,写着写着字数很快就过了两千。至于内容,也不是特别讲究,从讲过的诗歌里挑一个写,或者选一个切入点,主要是文本分析。
说再多都不如大家自己去听听看(重点是必须是这个教授啊!!!主要还是看个人兴趣,听得下去的会觉得很有意思,听不下去的估计就老打瞌睡了。
[HUMA2670]重要的是兴趣
KWONG Anna Yee Ngan课程时间:2014年spring
授课教授:Dr. Anna Kwong
我觉得教授: 人不错,给grade呵呵
这门课的Grade:一般
我觉得这门课
HUMA 2670 Understanding western painting
这是一门ccc。主要讲的如标题,是西方美术史。从古希腊的花瓶一直讲到现代艺术,应该说还是讲了挺多东西的,内容很多。
在课上看到了不少local,但这也不意味着这是一门好grade课。还看到一些商学院的大陆学姐。
给grade比例是这样的。两个quiz,每个各占20%, midterm 30%,final 35%。总共105%, 那5%是 在final 里的 bonus point。
在quiz里面,考的是MC和填空题。一般就是一个空1%这样,然后给你20道题目。
在midterm 和final 里面,比quiz各多出来了一篇short essay,essay 占5%。
然后就是说一说上课了。上课的时候教授会用很多艺术的专业词汇砸人,所以听课是挺费劲的。同一个意思,她会用几个不同的词汇去表达,虽然说这应该是专业性的体现,但是对于我这种词汇量不大然后完全没有艺术细胞的人果断很有难度啊。
但是好就好在她上课讲的东西都在ppt上,考试也只会考ppt的内容,所以听不懂也没什么大关系。
但问题果断就出在ppt上。一个星期上两次课一次课一个半小时,讲的ppt不会很多,平均下来一节课35张 ppt。
在每次exam里面,在考试范围里面的ppt张数如下:
quiz 1,187张
midterm, 307张
quiz 2,164张
final,223张
每一次考试都是考最近的内容,前面的内容是不会考的,平时没有作业但是有reading assignment,爱看不看那种。
问题就在于每一张ppt里都是满满的知识点。她会挖这些知识点出来考,就算是一张ppt里面3/4的位置都是画,在画里面的一小点批注,冷不防就被她出题出来了。而且由于是填空题,要是不记得那个特定的词汇你就完(放心这个词一定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就算是选择题,如果你不记得的话,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名很容易搞混(这些人名有的是西班牙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甚至是日文生搬过去英文里面的,所以无论是发音还是拼写都比较呵呵)。所以不知道是我的方法不对还是怎样,我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部背下来,而且要很准确,记清楚用的哪个专有词和形容词。举个例子,fleeting movement 和 rapid movement 或是 swift movement,只有fleeting movement 才是对的,另外两个不会给分,虽然他们的意思都相近。
short essay 更加是这样。她基本上是看你记住了多少专业名词和内容来给分。比如说,在final 里面考到了梵高的名作《星夜》。好了,你说它里面那棵树叫啥名字呢?就这棵树有什么意义呢?然后它画的时候借鉴了前人哪位画家的什么手法?等等。。。
各位可能会觉得这在ppt上面都有说啊,背下来就完了啊。可问题是ppt上面,出现过的画数以百计,介绍过的画家近百位,但是你却不知道她会出哪一幅画(她还真不一定出名家的,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大家起码应该都知道谁是梵高)。所以只能搞广撒网了。
最后呢,本人只有B+。 我觉得背后的原因,倒不在于没有认真背,而是内容确实不是自己的强项。刚刚选课的时候觉得普及一下西方艺术知识陶冶一下情操很不错的很不错的,但是学下去以后发现完全不是闹着玩儿的,而且讲课的Anna觉得这些东西都很简单啊你自己没下功夫背怪谁,然后有的大神可以做到总分105他拿100.5,科大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再加上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83有B+,84.5就可以有A-,90就可以A了。胜负就是差在那么一两个、五六个填空上,想想都觉得很残酷。
想不到科大的CCC这么牛掰,final复习时间的超过30%的时间在复习它最后还烂grade成这样,相比起来其他课的性价比真的是前所未有地高。
最后还是回到标题:重要是兴趣。如果你很有兴趣,建议更好的是有点画画跟鉴赏画的底子,然后又很愿意花比其他ccc多出一倍的时间来学这门课的话,快来报。如果你不属于上述的情况,请快去找些grade好得多的ccc来上。
我不能否认,由于我本人在这个课上grade不好,在写这篇cwiki的时候带有感情色彩,把这门课写得很渣,所以我尽量用客观的数据来说明情况。又请大家相信一个上过 LIFS 1902 的深深领悟到“什么是背书”的哲学含义的人,当他告诉你“HUMA2670真的很多东西背”而且还用以跟 LIFS 1902对比的时候,这门HUMA绝对就不是像HUMA1000那样慈眉善目,同时在选课的时候:
能躲就躲。
另:对于不知道什么是LIFS 1902的孩子,请自觉找理院小伙伴普及,这很重要。